close

臭臉中的微笑


若說拉赫瑪尼諾夫是跨界音樂先驅,大概沒什麼人會反對吧!不錯,俄國鋼琴家兼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是迷人旋律的製造者,不論作品形式與結構的好壞,他的音樂裡總有一段段憂鬱美麗的旋律。如果你看過鋼琴家大衛·赫夫考特(David Helfgott)的傳記電影「鋼琴師」(Shine),必定會對片中那首超難的拉赫瑪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深懷敬意,要是我再告訴你,曾風靡一時,由珍西摩兒主演的「似曾相似」(Somewhere in Time)中那段醉人的鋼琴旋律也是來自拉赫瑪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你是否會開始崇拜他了呢?

然而,能夠寫作出如此優美旋律的拉赫瑪尼諾夫,人生並非一帆風順,他在22歲時所寫的第一號交響曲首演失敗,是他心頭永遠的痛,當演奏將結束時,拉赫瑪尼諾夫奪門而逃,在街上漫無目的游走,憤怒、失望湧上心頭,這次打擊終於造成他神經衰弱,也使他個性變得落落寡歡。三年後,親朋好友說服他接受心理醫師達爾(Nikolai Dahl)博士的催眠治療,拉赫瑪尼諾夫才逐漸恢復自信,在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成功後,他似乎重生了,此後逐漸順遂,不但再有受歡迎的作品問世,也很快結婚、生子。

諸如此類的過程,在這本《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人生》中都鉅細靡遺的記載了,因為這本書是拉赫瑪尼諾夫的好友Sergei Bertensson所寫的,寫作過程中得到拉赫瑪尼諾夫的小姨子Sophia Satin支持協助,這兩個人都是書中主角身邊的貼身觀察者,他們對拉赫瑪尼諾夫有直接的瞭解,加上許多相關往返書信的一手資訊,讓本書呈現非常豐富的內容,可以直擊拉赫瑪尼諾夫的內心世界,就算要「版本比較」,坊間大部分關於拉赫瑪尼諾夫的著作,在權威性與資料完整度都很難與本書競爭,若要將本書視為最具代表性的拉赫瑪尼諾夫傳記也不為過。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喜愛拉赫瑪尼諾夫,老實說,我自己就不那麼愛他,每次想到拉赫瑪尼諾夫,腦海裡總是浮現一幅臭臉老頭畫面,拉赫瑪尼諾夫臉上從來沒有笑容,感覺上難以親近。但是讀了這本傳記後,我不禁推翻刻板認知,書中的拉赫瑪尼諾夫是位親切而溫馨的藝術家,對人對事充滿了關懷,而他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現出相當的幽默感,這些敘述顛覆了大家所熟悉的,嚴肅而不茍言笑的拉赫瑪尼諾夫形象,看完本書,臭臉的拉赫瑪尼諾夫終於露出微笑。

書中提到拉赫瑪尼諾夫去看醫師,醫師因為他太過疲勞而建議減少演奏次數,但被病人拒絕了:「音樂會是我唯一的喜悅。如果你從我手中剝奪他們,我將逐漸凋零。如果我有痛苦,它在我演奏時就會停止⋯⋯而折磨我的頭痛則是二十四小時,但神奇的是,在音樂會之前它就會自動消失⋯⋯最好我是死在舞台上。」像這樣如此對藝術的堅持,在書中隨處可見,與其他傳記不同的是:書中沒有歌功頌德,而是引用拉赫瑪尼諾夫的話語不經意呈現出來。正如本書譯者陳孟珊所言:「真的是偉人一位,不僅是音樂家,還是值得尊敬的偉人。」

整本書讓我感到過癮之處,還有拉赫瑪尼諾夫提到其他音樂家的看法,這無疑提升了本書的附加價值。舉例來說,在書中提到拉赫瑪尼諾夫在馬勒指揮紐約愛樂下,演出他所寫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事後拉赫瑪尼諾夫談論馬勒:「馬勒是我認為能和倪基希相提並論的指揮家。他將自己奉獻給這首協奏曲直到要配伴奏為止⋯⋯已經練習到完美的境界⋯⋯根據馬勒的說法,每個總譜的細節都很重要—這種態度在指揮家們身上極為稀有。」這樣的談話,讓我又對馬勒有更多的認識,而馬勒與拉赫瑪尼諾夫的合作,又是另一項頗具想像空間的事件,諸如此類的趣味,亦是本書引人入勝之處。

最後,不能免俗的聊聊擔任翻譯重責大任的好友陳孟珊。平日相處時,她那紐約大學藝術哲學博士的光環似乎跟我無關,在我心目中,她的形象是星座專家,每當我有所徬徨時總是找她諮商,不然就是扯屁一堆五四三,很難想像平常這樣廝混的夥伴竟然翻譯了如此巨著,讓我又重新面對她藝術哲學博士的身分。以上是玩笑話,我想說的是,陳孟珊對星座的研究,使她對人性更深入觀察,這絕對會反映在本書的翻譯上,畢竟,我們要透過陳孟珊翻譯的再創作,一窺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與人生。


《MUZIK》總主筆
胡耿銘推薦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