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吹笛書》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脆敵酥cover1009.jpg 
吹笛書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張淑芬

1986年 文化大學音樂系畢業,師事牛效華老師

1990年 法國國立Ruiel-Malmaison音樂院長笛高級演奏文憑第一獎,師事法國國家交響樂團第一首席長笛Philippe PIERLOT教授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年前,當我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候,我還不會使用電腦,只能一字一字慢慢寫在稿紙上,在開始寫之前,三個孩子陸續出生,每天還要教學生,像個陀螺轉個不停,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覺得不夠用。但是,心中想要做這件事的念頭,從沒間斷過。一點一滴,逐字成頁,慢慢地我學習以電腦打字,學會以電腦打樂譜,「一指神功」雖然動作很慢,失敗率很高,電腦科技日新月異不斷更新,我必須慢慢摸索,學著追上電腦,讓它幫助我寫出這本書。這是一個好長的過程,但是,我願意,因為我用「感恩心」來做這件大工程。

從小學習音樂,一直沒有碰到什麼困難,在法國五年留學期間,看到長笛世界的豐富精彩,每天都有吸收不完的學識,回國開始教學之後,發現許多學生都拼命練,沒頭沒腦地練,不會的不敢抱怨、不敢問,讓自己走到瓶頸,然後「陣亡」,這是很可惜的。自己雖然沒碰到如此的困難,但是我知道,有些事情我可以幫忙。就這樣,也為了讓自己教學可以順利些,我把學生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開始思索有沒有「撇步」可以用?不用高深的理論,也可以吹好吧?就這樣,開始紀錄下來所有點點滴滴,其實寫到後來,我發現,真的很好玩,聽到學生吹,腦海中就有如醫生忙碌的手,病人敘述完,藥方也出來了。藥方就是練習的方法,每個問題都存在著不同角度的說法,因人而異,但是練習方法都差不多,重要的是每個人的key point都不同,而找到自己的key point才是當務之急。

有許多人問我,這麼忙,怎麼還能寫這本書?為何願意分享出來?因為「感恩心」。我從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我的師父洪道子博士所教導的陰陽智慧當中,學到「包容」、「感恩」,這是內心深處支持我寫作的一股強大能量。特別是「將心比心」,讓我從學音樂高不可攀的「天之驕女」,歷經修養心性之後,願意放下身段,去貼學生的心,感受他們的心聲,幫他們想辦法克服吹奏的困難。說真的,他們都不是天資聰穎,甚至基本條件很差的還居多數,但是我相信「緣分」。他們是成就我這本《吹笛書》的靈感來源。感謝過去我所有的學生,大家真的搾乾了我的腦袋,但是,我很開心。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笛(FLUTE),一個極迷人的樂器,無論是看起來或聽起來,都充滿了浪漫、美麗的幻想。尤其在舞台的燈光下,金或銀的炫亮外表,優雅動人的音色,在在都吸引所有聽眾的注意力,是舞台上、樂器類中的寵兒。

然而,在學習吹奏時,所有的美夢極可能一一破滅。如同學習其他樂器,它不是一拿起來便可吹出美妙的聲音,所有人都需要學習,必須透過正確方法的學習,方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且掌握它。

筆者觀察到許多學生在學習吹奏上有許多的盲點。同樣一個觀念,大部分的學生皆執著於某個角度的認知,反而造成學習上的障礙。針對這些困擾,筆者嘗試用不同的角度及不同的方法來解釋同一個問題,盡力配合每個學生的能力差異,使之達到最佳狀況。一旦基礎問題獲得改善,整個吹奏就會脫胎換骨。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吹笛書》是由國內資深教育家張淑芬老師為當代華人長笛教學所撰寫,適合初級至中級的專業書籍。

針對台灣目前長笛教育所需,她與我們分享多年豐富多樣的教學心得:

「如何吹好長笛基礎技巧?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86年,在巴黎認識張淑芬老師距今已有23個年頭,其夫婿張正木老師是位名中提琴演奏家及指揮家,本人於學生時期就與張正木老師結識並且一起服役於國防部示範樂隊,也有超過30多年的交情,這對音樂界的模範夫妻,在音樂界口碑相當不錯,是人人稱羨的夫唱婦隨的美好組和。

看到張淑芬老師的《吹笛書》是由衷的欽佩,張老師回國將近20年的智慧結晶,及累積教學的豐富經驗,行之於文字,並且每一章節字句清新易讀,深入淺出,對於長笛比較難理解且抽象「氣」的運用方面,張老師更能使其具像化實在不易,再者幾乎學習長笛的過程中所面臨到困難之處,都有被提及且,最重要的是有解決的步驟與方法。這不但是學習長笛者必備的,且對長笛教師是非常有助益的重要文獻。

在此特別恭賀張老師!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國的教育自幼即偏重記憶式的學習方式,而那意味著我們孩子左右腦的開發是不均衡的。展望未來我們孩子競爭的舞台,單一專業技術已無法滿足許多職場的需求,台灣社會需要的是更多人文藝術的涵養,如何開啟孩子右腦的創意潛能,成了為人父母最應關注的課題,張淑芬老師的《吹笛書》正好提供了一個孩子學習開發右腦潛能的途徑。

這本書按部就班,從最基礎的吹笛姿勢到能完整的吹奏一首好聽的曲子,有系統的培養孩子,透過學習長笛的過程擁有鑑賞美的能力,奠定孩子未來更高、更寬廣的人生視野,張淑芬老師所著的《吹笛書》是孩子學習長笛音樂的一個好選擇。


台北愛樂電台  節目主持人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淑芬老師的大作《吹笛書》完稿,命我寫序。我們從十幾歲就是好友,寫序實在不敢當,但好友之令不敢不從,故勉而為之。

淑芬老師在學生時代於我們同輩間就極為優秀,大學畢業隨即留法深造,回國後任教於各大、中、小學音樂系及音樂班,十多年教學經驗的累積,必定有極寶貴的心得。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在繁忙的教學、理家及當指揮家及中提琴家的老公助理之餘,仍願為學習長笛的學生奉獻心得,實在令人敬佩。

淑芬老師在書中自序裡寫到:「本書著重在如何使學生以簡單容易做到為主,所有的方法皆已驗證多年,不同的角度,不同以往的方法,或許對許多傳統教學法之學習者有所衝擊,甚至難以接受,但請不妨嘗試。」從序文中可以看到淑芬老師對於自己教學法的信心和把握。拜讀大作後發現此書確有獨到之處,全書由淺入深,剖析長笛的各種技巧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並將個人教學理念融入其中。我個人認為,此書不僅可以幫助長笛學習者解惑,同時也是長笛老師們教學上重要的參考教材。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人與作者的背景類似,也都是在台灣完成音樂教育而後至法國深造,對於作者的觀念與經驗感同身受。每個人的教學經驗是日積月累,教學相長;每個學生的狀況各異,必須去逐一解決,並不是照本宣科即可。每個樂器都有其困難處,所不變的是基礎訓練一樣重要,根基解決了,所有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作者用心的把十餘年經驗記載下來與大家分享,希望對習笛者有所幫助。

特此推薦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系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先,我要藉此機會感謝張淑芬老師!1989那一年,我懷抱著對長笛的熱情與夢想遠赴巴黎深造,當時有幸認識淑芬學姊,無論是在生活方面或是長笛的學習上,她都給予我莫大的幫助與鼓勵。

今天,我更要感謝張淑芬老師願意付出心力,毫不吝惜的將她多年所學之心得與多年來的教學經驗集結成書與大家分享。這本書將吹奏長笛時所會遇到的各種狀況,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並加以圖示的配合,給予吹奏者更清楚的概念。

在此,我願意將這本好書推薦給每一位愛好長笛的朋友們,無論是學習者或教學者,它將會帶給你一個嶄新的體悟!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的速度決定音高,氣的數量決定音量。」這是我在上課的時候,常常會對學生提到的觀念之一。想想這是大學時代中,在老師諄諄教誨下,漸漸體會出來的。

在老師的教學中不難發現,學習長笛事實上可與周遭生活點滴結合在一起,能化繁為簡的學習,藉由已具備的生活體驗來印證,再探索長笛的世界,更能事半功倍的提高學習效率!像正確的吹氣方式用吸管在水杯來練習吹奏的基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日常生活裡,用吸管來喝飲料是大多數人都有的經驗,所以以反方向吹氣來練習,便能夠自然的學到吹奏的方法。反之,也有同學自行摸索來練,多半最後是嘴唇過緊而導致音質不穩或氣束不受控制。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老師所指導的彈舌法。在早期,老師提出將舌尖頂出嘴唇之外後向吹口做吐舌之動作,在反覆的練習過程中,雖然需要耐心與細心,慢慢的也養成了習慣,現在即使在快節奏或音群的表現上,亦可保持穩定的彈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發現許多長笛學習者,對於彈舌的練習上,不太注重其重要性,導致吐舌的動作不甚穩定,音質也好壞不一,造成學習上的困擾。另一方面也遇過若干的學習者,學齡已有一兩年以上,但完全沒有練習過彈舌,吹奏起來含糊且難以表現音樂性。回想起來老師當時對彈舌的堅持,讓我今日可以盡情以好的音質來享受音樂。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從不後悔花時間重新去練習基礎,因為現在的我得到更多!

九年前我認識了張老師。在這之前,學了六年的長笛,但是對吹長笛卻還是懵懵懂懂,若是能不吹錯音,算錯拍子,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狀態了。我知道自己有些問題,卻不知道應該怎麼改進,我幾乎不敢在別人面前演奏。第一次與張老師見面時,本來就很沒自信又很會緊張的我,記得當時一直抖到吹不出來真的好糗,張老師對我說:「雅琦,你必須讓自己回到像初學一樣,重新開始。」因為老師這句話,我的心情突然間就像個剛到教室上課的新生,好興奮,期待著接下來新的改變。在當時選擇聽話,讓自己回到原點去學習,也因為這樣,讓我重新愛上長笛!

以前吹長笛都要像猜樂透一樣找吹口,反覆不停地找位置,好累!而第一次學習到吹口邊及彈舌法時,我只覺得好神奇,舌尖像彈吐東西一樣的小小動作,竟然能輕鬆吹出好聲音。也讓我知道原來以前常常吹不快也只是因為這樣,而不是我自己所想的:自己手指頭太笨。原來,我的手指被我誤會好久喔!現在,常常有學生問我戴牙套是否要暫時放棄吹長笛的問題!對我來說,只是要協助學生適應另一個吹口邊的位置罷了,並無多大困難。曾經有學生本來不想改成法式彈舌,而在帶牙套時吹不出聲音來,本來想要暫時放棄長笛的,最後在我苦勸之下試了一個星期的吹口邊及法式彈舌法,結果竟然比沒帶牙套時吹的聲音還要亮,這樣的情況在我教學過程中真的很常見,讓我很開心。另外,有許多學生無法聽出自己的聲音是否正確,我從吹奏長音開始,讓他學習用耳朵分辨,這些都是吹奏習慣的問題,所以也必須花一些時間來導正。如果一開始就能有正確的觀念,就不需要再花更多時間去糾正錯誤。我運用一切所學放入自己的教學中,發現很輕鬆就能讓學生理解,不需要過多繁複的想法,只需要把正確的基本觀念及方法導入,學長笛就不會是一件困難事囉!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