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_部分2.jpg

《玩單簧管》

單簧管初級練習曲1

附CD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SUNGPAPA.jpg  宋威德

 


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教授。

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19901994年赴法進修,學習單簧管及低音單簧管,曾獲法國「國立FRESNES音樂院」室內樂金牌獎、單簧管金牌獎、「LEOPOLD-BELLAN」藝術比賽單簧管組第一獎。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術跨界詮釋--德布西的象徵、印象與後印象》

為第36屆金鼎獎藝術生活類的入圍者

請與我們一同期待7月13日公佈得獎名單

0425彭老師_封面02.jpg  

文章標籤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12.bmp 彭宇薰 台灣新竹人

攝影/林昱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學士、美國紐約曼哈頓音樂院碩士、美國紐約市立大學音樂藝術博士。現為靜宜大學資傳系、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兼藝術中心主任。近年來投入藝術中音樂、繪畫與舞蹈之跨領域研究,其中《相互性的迴盪:表現主義繪畫、音樂與舞蹈》(台北:典藏,二OO六)是其代表著作之一。

文章標籤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與德布西較深刻的對話始於個人高中時期的鋼琴曲演奏,彼時曾以其《版畫》中的〈寶塔〉作為比賽曲目而得到優等的榮譽。隨著日後走向音樂專業的路途中,我逐漸瞭解自己對這個非典型的鋼琴比賽曲目,可以一種較自然生成的身體性與音樂性面對它。德布西看待鋼琴就如同巴里島音樂家看待他們的甘美朗合奏團一樣,他重視的不是單獨敲響的那個音,而是從那音所揚起的泛音反響;他這種嚮往東方式自在情境的美學理念,與「拘泥在不斷重複語彙與沈浸在德國式侵犯進取的網絡中(a web of incessant restatement and of German aggressiveness)」之音樂表現方式,無疑是天差地遠的。而德布西這種以東方與西方文化視域融合為基礎的音樂世界,應是讓我甚感親切的原因吧。

然而,藉由跨領域的認識深入德布西的世界,愈益使我著迷於藝術本質互通性的探索。以德布西這個案例來說,音樂與視覺藝術的關係固然不乏其廣泛的聯繫,但眾說紛紜,爭議時而有之,某種程度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現象,在音樂界裡所引發的討論其實是個異數。首先,音樂需要由視覺藝術的風格歸類來定義音樂的風格嗎?我們需要由「非音樂」來界定音樂本身嗎?果若如是,這是否影響音樂本身的主體性?再者,當音樂詮釋者、聆聽者的意向性有所差異時,作品可以有不同的演奏方式、接聽方式,那麼音樂詮釋的依歸何在?當大眾意識與專家意識有所抵觸時,這裡的張力如何解決?

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份問題,不過已足夠讓我思考多年——我逐漸瞭解,沒有透過美學、哲學論述的輔助,一些本質性的問題基本上是無法解決的;唯有在本質性的問題解決之後,論述的立場得以確立,以此為基礎的說法才能傳達出一種亦深亦廣的可能性與合法性。我對於美學、哲學理論的抉擇,是以它們能否為我所用而定,而主要基於藝術的經驗性、本質性以及多元性之探討,我在討論德布西的議題中,採納了音樂現象學與哲學詮釋學的部分學說。以現象學專家索科羅斯基的話來說,哲學上的經典作品常被供奉起來當作註解的對象而非被利用的資源,哲學家很少問「我們要從這裡往哪兒去?」,反而一直重述主要思想家的學說;他們亦傾向對先前的作品做出評論而不是改寫它們。事實上,哲學家應該節選經典內容,以自己的語言直接討論議題,將前輩們已經做到的併入自己的作品中。他們應該提取,而不僅於註解。我雖然不是哲學方面的專家,但在研讀先哲作品過程中感到有所啟發、特別能與我所擅知的音樂藝術有所連結時,便以索科羅斯基的話鼓舞自己,努力提取並賦予藝術合適的光照。

在本書中,我對於德布西音樂風格脈絡的闡述與對其相應繪畫作品的解釋,雖然見解並非處處有新意,但至少有釐清的效果:我從象徵、印象與後印象的觀點出發,在一種歷史性兼顧內在性的說明中,嘗試表出德布西音樂在深層文化裡錯綜複雜的潛在牽繫關係。但是,從事這類藝術跨界的探討,並不代表我喜歡或贊同現階段許多人所喜愛的表演模式——即現場音樂演奏加上相關影像的表演。嚴格說來,影像與音樂同時現身的狀態是另一種形式的創作,就像某些德布西的音樂透過與舞蹈的配合,它們所產生的意義與作曲者的創作初衷,已有種詮釋性擴張或轉移的差異存在。誠然,音樂\舞蹈的動態關係是一個很有趣的議題,我在此盡力以文字描述音樂與舞蹈動作的配合意義,然而我瞭解讀者不一定有樂譜在手邊,舞蹈影像不見得方便取得,不過事情總要有人開頭,我希望藉著德布西\尼金斯基合作成品的探勘,音樂可以更瞭解舞蹈,舞蹈可以更瞭解音樂。

文章標籤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笛好好玩 cover1.jpg

只要您是大學音樂系畢業,主修長笛,目前正在教授長笛,歡迎您免費索取《長笛好好玩》──長笛初級練習曲1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長笛好好玩 cover1.jpg 

長笛好好玩--長笛初級練習曲1
附CD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仁斌.jpg 林仁斌LIN, Jen-Pin

 


長笛演奏家林仁斌,旅法期間曾師事法國長笛大師:Philippe BernoldJean FerrandisGeorges AlirolPatrickGallois;曾與管弦樂團協奏巡迴演出;於「法國巴黎國際藝術村」舉辦長笛獨奏會,並於巴黎、西班牙等地獨奏演出。2001年榮獲法國巴黎師範音樂院長笛/室內樂雙高級演奏文憑。返國後與長笛家張浩、林怡君、潘宗賢成立「台北風尚長笛家族室內樂團」(BAPF),推廣長笛音樂,不遺餘力。
多年來以長短笛演奏、室內樂及樂團指揮,活躍於國內外音樂會;除曾與國際長笛名家Philippe BernoldBenoit Fromanger合作演出外,與文化大學音樂系管樂團、唐律長笛合奏團於韓國日本等地協奏演出;20062010年間,每年均帶領蘭雅國中管弦樂團,榮獲台北市音樂比賽國中組管弦樂團第一名以及全國決賽優等佳績,並率團赴日本演出。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惠湄.JPG 陳惠湄CHEN, Hui-Mei

 


國立藝專畢業後任聯合實驗管弦樂團(現NSO)長笛手三年,後赴法深造。1990年取得巴黎區國立音樂院(CNR de Paris)長笛演奏、樂曲分析與視唱聽寫等高級班文憑。19961997年,獲選為巴黎藝術村訪問音樂家,期間取得巴黎師範音樂院長笛高等演奏文憑,並獲巴黎索爾邦大學與IrcamDEA文憑。
曾任教於國立及市立台北師範學院、新竹師範學院、光仁中小學音樂班、國立藝專、台北美國學校及臺中各中小學音樂班,並曾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開設現代管樂及長笛作品研究課程。2000年再度赴法,於巴黎索爾邦大學攻讀現代音樂與音樂學博士,研究旅法日裔作曲家平義久的音樂。2007年完成音樂學博士學位,獲得評審一致通過之最高榮譽。除了於國內外發表的學術研究論文之外,並譯有《法國長笛學派》(原笙國際,2010)。現兼任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與輔仁大學。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翁倩芳2.JPG 翁倩芳WENG, Chien-Fan


香港管樂雅集之創團團員及長笛手。1998年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00年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取得音樂碩士學位。師隨杜美青老師、陳惠湄老師、劉慧謹老師、Tara O’ConnorDonna Orbovich。畢業後到香港展開其音樂事業,活躍於中、港、澳及東南亞等舞台。2001年起擔任香港管弦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及澳門樂團之特約長笛及短笛手。2002年獲香港藝術節邀請,演出韋瓦第之長笛與小提琴協奏曲。同年獲聘為香港演藝學院長笛及室內樂導師。翁倩芳受邀於法國五月節、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節、香港音樂新文化,及兩屆國際現代音樂節演出。2009年獲邀擔任國立台灣交響樂團(NTSO)所舉辦長笛協奏曲大賽的複賽評審。20112012年,將隨管樂雅集到香港、瑞士及英國巡迴演出。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報.jpg 
范姜毅的李斯特鋼琴之夜
超凡超技超脫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單簧管cover0305-faok.jpg

單簧管
指引手冊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Clarinet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約翰‧ 羅伯特‧ 布朗(John Robert Brown)

目前任職於里茲(Leeds)音樂學院研究所課程主任兼對外關係組長。譯有《爵士單簧管一》、《爵士單簧管二》、《純粹溫頓.馬沙利斯》(Pure Wynton Marsalis)、《純粹大衛.山朋》(Pure David Sanborn)及《純粹寇特尼‧ 派恩》(Pure Courtney Pine)。著作有《銅管五重奏》(1994年)。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的各章節,由無數的朋友與同事所協助,他們都是專業領域中的佼佼者。本書宗旨在於針對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單簧管演奏藝術,激發出具有建設性且深入的想法。研究內容包括大量的歷史資料、單簧管結構與發展的探討、基本聲學原理、主要的代表者及其曲目,以及單簧管在爵士樂與歷史記載上所扮演的角色。特別收錄獨奏演奏家的相關資訊,以及演奏技巧與經驗。有關早期單簧管及當代單簧管的章節,包括有刻意傾向於實務的部分;如同確實的介紹關於單簧管大家族個別成員的章節。相關單簧管演奏技術性的部分、專業單簧管演奏者及單簧管教學策略的各章節,則結合了不同程度的實務與哲學方法來呈現。相信這些歷史觀點與專業經驗的結合,是過去單簧管相關書籍中前所未見的。整體而言,我們鼓勵那些以心靈敏銳度來補足手指靈活度的演奏者,他們在音樂史上備受珍視。

本書是「手冊」,而非「概要」。若要做到面面俱到,篇幅就需多上好幾倍。因此,撰稿人與本人必須在文章、整體規劃、插圖、譜例及參考文獻上做抉擇。但因為這些素材已經從我們個人的觀點來選擇並加以平衡以呈現主題,而如此合理的編輯限制之方式是受到廣泛的認同。我希望此書能夠拋磚引玉,激發出更多有關單簧管的想法、討論,甚至是爭論,一如書中已經延伸到某些不常見(及更傳統)的旁支末節。

因本書重點在於探討單簧管最重要的領域,所以有些刻意未收錄的部分(如單簧管作為「民族」樂器的廣泛研究)。身為編輯的我,必須為本書的整體比例與各項細項負起完全責任,以符合出版社所規定的篇幅長度。本書為所有對單簧管感興趣的人們所撰寫,包括「業餘演奏者」、學生與職業音樂家。雖然附錄列出早期私人教師與相關來源的複本,也列出現代教材選集,但無止盡的曲目或教育文獻並非是本書的目地。

很榮幸地能夠在許多專業人士的協助下完成本書。感激所有撰稿人熱心合作,並且即時回應各種問題與詢問。演奏家與作者的寶貴意見,更勝於撰稿人列表的意義,沒有他們的傾囊相助,本書將會黯然失色。特別感謝內人希拉蕊在撰寫過程中、準備音樂會與瘋狂尋找可用的單簧管竹片時,給了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最後,衷心感謝佩妮.梭斯特(Penny Souster)與其劍橋大學出版社的團隊,對本書付梓前提供寶貴的建議與中肯的指導。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浩瀚的音樂世界裡單簧管僅是一個小小的環節在傳統西方音樂領域裡亦不像弦樂或鍵盤樂器般有著深厚的樂派傳承與大量的經典曲目然而對於愛好單簧管的人而言它則是值得需要一輩子的時間去研究學習與體驗的

這本書讓我覺得是單簧管人的一大福音它仿佛在單簧管的領域上開啟了許多視窗使我们得以從不同層面與角度來觀察單簧管的世界無論在樂器本身的製造發展家族樂器的介紹曲目、作曲家與演奏家之間的關係,進一步也探討了教學、技巧與現今單簧管演奏者所面臨的問題。而這些層面的探討在本書中又有著相互的關連,彷彿是用著放大鏡觀察著這個在音樂世界中的微小卻又精緻的環節,卻讓我們從中又發現到一個豐富的學術領域。令單簧管的學習者、演奏者與教學者驚喜讚嘆並擴大了視野。

這一、二十年來,台灣的音樂活動蓬勃發展,無論在管樂團、管弦樂團或是室內樂表演中,單簧管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而學習與愛好者日與俱增。翻譯此書是希望單簧管人能用更寬廣的角度進一步認識這迷人的樂器,同時也藉此機會與單簧管愛好者分享這難得的好書。

林慶俊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慶俊 Lin Ching-Chun


東海大學音樂系畢業後赴美深造。1995 年獲琵琶地音樂院(Peabody Institute)單簧管演奏碩士學位,1998 年獲明尼蘇達大學單簧管演奏博士學位。單簧管師事貝威霖、陳威稜、Loren Kitt、Steven Barta、John Anderson,低音單簧管師事Edward Palanker。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一個在台灣從小到大吹奏單簧管的演奏者而言,也許認為把自己關在琴房中,一遍又一遍將樂曲練熟,是最重要也最實際的事,因此,對單簧管這個樂器在機械上的基本知識,在發展歷史上的轉折,或甚至這個樂器在二十世紀之後,令人驚豔的一些技巧上的發展,在台灣尚未找到許多專業書
籍深入去探討。

2008 年十二月,林慶俊博士引薦這本《單簧管指引手冊》至台灣,這本極富實用價值的單簧管英文專書,筆者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時,即已拜讀,印象深刻。有幸能與林博士,共同將這本書翻譯成為中文,筆者深感榮幸,在翻譯過程中,筆者對林博士豐富的學養與對單簧管教育的熱忱,欽佩不已。這本書的內容,提供學生以及演奏者在單簧管這個樂器上的一個完整的縱覽,包含歷史上與曲目上的總體論述,從這個樂器的起源到至今的發展,以及在單簧管教學和演奏上,給予切實可行的指引。此外,這本書的重要特點,還包含探討廣大的單簧管家族中的各個成員、在專門章節中,提供對單簧管演奏的機械原理的忠告、在歷史上各個不同時代的演奏藝術、現代演奏技法,以及在爵士樂中的單簧管。其中更有一個章節,介紹單簧管職業演奏家,這些探討,亦對聆賞者提供了有助益的指引。由經驗豐富的傑出單簧管演奏者與教師所提供的內容,這本書對所有單簧管的愛好者而言,無疑是不可或缺,而且趣味盎然的重要參考著作。

筆者在此感謝唐博敦博士(Dr. Alton Thompson)與Dr. Kris Falk 所給予的協助,以及杜美青老師與妤庭在翻譯專業上所提供的寶貴意見。筆者將此書獻給Dr. Jean Fickett,一位長眠於美國的摯友。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慧玫 Whei-May Lee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封面11.jpg

從鋼琴教學觀點探究舒曼青少年曲集(已絕版)


 作者
胡小萍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胡小萍

    已故畫家胡家慶先生之長女

    現任:輔仁大學音樂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
              輔仁大學專任副教授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接觸到舒曼的青少年曲集是在十一歲,我在新竹的鋼琴老師盧老師俊政教我彈完了一整冊。

小時後只覺得這些有了名字的曲子比徹爾尼練習曲好聽多了!再次接觸此曲集是上了師大音樂系,恩師吳漪曼教授巧妙的將其中之幾首選曲,作為訓練我彈奏八度和弦的曲目。九十五年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為所舉辦的鋼琴教學國際研討會向我邀稿,主題為一些實用之鋼琴教材,在我擬定了舒曼的青少年曲集為題目作了研究後,才又重新了解此曲集的內涵及教學上的價值,更覺得應盡作鋼琴老師的責任與義務,將這本可貴的教材普及化。在經過幾年的史證資料與版本蒐集,終於可以與喜愛鋼琴音樂的朋友們分享這曲集中蘊藏的奧秘。

本書於設計上與舒曼的曲集分為兩部,第一部為〝為較小孩童的曲集〞,第二部為〝為較大孩童的曲集〞一樣;也分為第一部〝理論篇〞,第二部〝實用篇〞。於第一部〝理論篇〞討論的是曲集創作的背景特色,而第二部〝實用篇〞則以教學彈奏之方向將樂曲逐一深入剖析。

惟筆者才疏學淺,懇請先進學者們不吝賜教,加以斧正。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 PROKOFIEV'S PIANO SONATAS: A GUIDE FOR THE LISTENER AND THE  PERFORMER

作者: Boris Berman

原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雙鋼海報.jpg 

2009李威龍、顏君如雙鋼琴音樂會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力美cover1014.jpg

力.美.浦羅柯菲夫


 作者
林明慧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花蓮人,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兼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長,天主教輔仁大學音樂系兼任教授,熱衷教學,且經常於國內外舉行獨奏,協奏和室內樂音樂會。曾獲多種比賽獎項及榮譽,並獲教育部選派為2003至2004年巴黎國際藝術村(Cité Internationale des Arts)駐村藝術家。亦曾任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秘書長,推動各種音樂文化活動,為活躍於樂壇之鋼琴演奏及鋼琴教育家。

林明慧畢業於北一女高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曾師事鄭國華,李滿老師及陳盤安,張彩湘,葉綠娜教授;以極優(with  Distinction)獲美國印第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鋼琴演奏碩士之後,再獲教育部公費於印第安那大學完成音樂博士學位,主修鋼琴教學。於美國深造期間,受教於蕭邦鋼琴大賽特別獎得主Michel BLOCK, Erica CAVALLO,及鮑羅定三重奏鋼琴家Luba Edlina,曾任印第安那大學鋼琴助教(Associate Instructor),且因成績優異受邀成為Pi Kappa Lambda榮譽協會會員。

近年來,除了致力於鋼琴演奏,教學及音樂活動之推廣以外,林明慧亦積極從事各類著作及論文之寫作。除了博士論文The Piano Balldes of Chopin, Liszt and Brahms獲1996國科會甲種研究獎勵之外, 近來所發表之論文及著作包括《李斯特三首佩脫拉克十四行詩的詩意與和聲色彩之探討》(1999),《浦羅柯菲夫A大調奏鳴曲主題統整性之研究》(2001),《由鋼琴技巧之訓練談專業音樂人才之培育與發展》(2002),《李斯特巡禮之年中的藝術與音樂》(2002),《文藝講堂》(2002)及浦羅柯菲夫《戰爭奏鳴曲研究》(2003)等。所編輯之教材則有與陳郁秀、孫愛光二位教授合編之高職《音樂》(2000)、《河合鋼琴曲集3》(2002)及高中《音樂》(2006)。近年之獨奏會包括2004、2006年於國家演奏廳,2008年於國家音樂廳。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浦羅柯菲夫的鋼琴音樂是二十世紀鋼琴音樂的寶庫,內容變化萬千,包羅萬象。個人常為其音樂中蘊含著直接、亮麗、清新、單純與溫婉、含蓄的特質所吸引。三首《戰爭奏鳴曲》是浦羅柯菲夫奏鳴曲中最具震撼力的,不論在節奏、力度、音色、織度、曲式及整體的音樂呈現等各方面都是浦羅柯菲夫音樂特質之代表作,因此在演奏、研究與學習等各方面都極有價值。

這三首奏鳴曲不僅在作曲觀念上創造出新的理念與手法,在音響的呈現上更是二十世紀的經典之作,筆者因而選擇此三首浦羅柯菲夫的晚期奏鳴曲做為研究、探討之對象。此論文為個人研究浦羅柯菲夫三首巨作之心得,期盼能與大家共享,然因個人才疏學淺,能力有限,若有疏漏之處,誠祈先進、同儕批評指正。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國長笛學派1005.jpg

法國長笛學派
L’école française de flûte
 


 作者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克勞德.多賀革依(Claude Dorgeuille)於2009年3月31日去世,享年八十歲。

 

這位精神心理醫師的一生和音樂脫不了關係。自從1966年完成了有關「音痴」(l’amusie)的博士論文(標題為《無法辨認或唱出所聽到的音樂的能力殘缺》)以來,他一直致力於把自己的神經精神醫學(neuropsychiatre)專業(他在巴黎第三大學教授 pathologie du langage「語言病理學」)和他無數的音樂活動,還有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聯結起來。身為雅克.拉崗(Jacques Lacan)的學生與國際拉崗學會的創始會員,他透過教學以及著作來傳播拉崗的學說。 

這位勤學的鋼琴家、管風琴家以及長笛家,曾和無數名家深入交往:雷蒙.提貝爾爵(Raymond Thiberge)這位以觸模的方式來指導學生的視障鋼琴家,讓多賀革依醫師得以研究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的鋼琴技巧,並在2001年出版了《鍵盤技巧》一書;法朗克音樂院的艾德華.蘇貝爾比艾勒(Edouard Souberbielle)也把他的寶貴經驗傳授給這方面的學者,如安德列.依佐爾(André Isoir)和多賀革依本人(後者曾長年擔任 St-Germain-l’Auxerrois 的管風琴師);克勞蒂亞.波利尼(Claudia Borini)則讓多賀革依了解了歌唱家呼吸的生理機制(他在2000年出版了《聲音與歌唱 La voix et le chant》一書);他和賀內.勒華,這位首演瓦瑞斯《密度21.5》的長笛家,更是有特別的交情。他與這位大師合作出版了後來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的《長笛教則》(Traité de la flûte),自己更持續研究,出版了《法國長笛學派》一書,附有多張CD收錄了很多難得一見的錄音。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匆匆離開客居多年的法國,回到久違的臺灣,一切都還在重新適應中時,某日突然收到一封素昧平生的法國人士的電子郵件,大意是他的《法國長笛學派》一書預計出版中文版本,出版社打算從英文版轉譯成中文,不過他的心願是可以找到人直接從法文翻譯過來。他說經過巴黎高等音樂師範學院(E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以及長笛家亞陶(Pierre-Yves Artaud)的推荐,想請問譯者是否願意翻譯這本書。當時譯者感到受寵若驚,雖然為了博士論文研究主題的緣故,譯者曾長年在作曲家平義久(Yoshihisa Taira, 1937-2005)於巴黎高等音樂師範學院開設的作曲班上旁聽,但從未正式註冊,也不是長笛家亞陶的學生;他們的推荐使得譯者倍感榮幸,因而義無反顧地接下翻譯這本書的任務。經由作者的介紹,輾轉聯絡到臺灣的出版社,見了面之後才知道是國內長笛界的大前輩杜美青老師所負責的原笙出版社。之後得知原笙出版社推出了許多音樂專業書籍,對國內音樂界多有貢獻,很高興可以和這樣的出版社合作。

真正投入翻譯本書的工作後,深刻體會到「生也有涯,學也無涯」的道理;這已經不是懂得法文就可以做的工作了。由於本書作者是醫師,在書中提及許多醫學專有名詞,特別是人體解剖學中各種細部名稱,讓譯者的翻譯進度緩慢如龜步。提到這點,必須在此感謝臺中市東園牙醫診所與桃園市榮春中醫診所提供的各種醫學專業知識上的協助,讓譯者得以有模索查詢的根據。

另外,書中第二大部份是作者從德文翻成法文的兩篇貝姆的文章,其中許多有關音響學的物理現象與數學算式,若非林暉鈞老師以其豐富過人的常識指導糾正,譯者的中文翻譯可能會出現更多的謬誤;而且林老師也以其無比的愛心與耐心擔任本書翻譯初稿的讀者,並以其音樂專業知識提出寶貴建議,及在此謹向他致上誠摰的謝意。

法文的「école」一字,可直翻成英文的「school」,在中文裡可以有很多的意思。幾經考量,譯者還是決定把本書書名《L’école française de flûte》翻成《法國長笛學派》。作者在序中針對「école」一字有詳細的說明,譯者就不在此多加贅述。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法國長笛學派》的新版與前一版相隔了十三年。除了校正改訂一些訛誤與使注釋更完善之外(但不會因為如此就加入軼事趣聞),也收入了幾篇從1994年後,分別在不同的學術期刊上發表的文章,以加強之前版本中的分析部分。


同時在本書中也收錄一篇我寫的《歌唱呼吸法》,這是因為管樂器的吹奏呼吸技巧,嚴格來說其實與聲樂是一樣的。這篇文章首先是刊登在國際佛洛依德協會一本名為《精神分析論述》的學術期刊1989年十月份的第二號中。之後收錄在2000年出版,我自己的專書《聲音與歌唱》(La voix et le chant)中。如果無誤,就我所知那是首次用科學角度,來解釋與探討在音樂演奏這個特殊條件下的呼吸法原理的書,這應該對管樂器演奏者與歌唱者都同樣有所助益。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鋼琴演奏cover0723-fa.jpg

柯萊曼悌著《鋼琴演奏藝術入門》及導讀 

編譯者
劉瓊淑、鹿蘋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人說的機緣,真的是很奇妙。因為機緣,我有幸在就讀研究所期間認識劉瓊淑院長;因為機緣,接觸一本柯萊曼悌在兩百年前寫的音樂書籍,驚為天人,興奮地跟劉院長說:「能看到柯萊曼悌當時的印刷品真令人感動,希望以後能將它翻譯成中文。」因為機緣,貴人出現,劉老師的同學——原笙國際負責人杜美青老師,居然一口答應幫我們出版這本書。更幸運的是,能和我的恩師——劉瓊淑老師共同編譯原書。因此,要感謝好多人的幫忙、支持與鼓勵,這本《鋼琴演奏藝術入門》及導讀,才得以順利問世。
謹以此書獻給,最疼愛我的父母、公婆,以及我最親愛的丈夫,和我們的兩個兒子;還有在天上保佑我的外婆。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柯萊曼悌是一位尚未被大眾充分認識的音樂家。他是音樂史上第一位以高超技巧聞名遐邇的鍵盤演奏家;他也是先於貝多芬、第一位大大擴展鋼琴語法的作曲家。1801年,柯萊曼悌自己的公司出版這本《鋼琴演奏藝術入門》(Introduction to the art of playing on the piano forte),由柯萊曼悌本人親自執筆,此書一問世即大受歡迎,接著更乘勝追擊,在20多年間再版11次;甚至其他國家也以當地語言出版,可見此書在當年非常受肯定。


《鋼琴演奏藝術入門》的內容涵蓋學習音樂或任何一項樂器的最基礎知識;但此書並非一本「簡明樂理」而已。作者柯萊曼悌雖然從音樂的要素,諸如「譜號」、「音程」、「音符」、「拍子」、「升降記號」等開始介紹,但是他以極多篇幅著墨在觸鍵及演奏法的範疇,像是「倚音」、「迴音」、「震音」、「漣音」等裝飾音應該如何彈奏;以及對於許多種速度記號與表情記號的詳盡說明。由此可見,此書不啻為現代人認識柯萊曼悌時代之鋼琴音樂風格的重要工具。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書名:The Beethoven Sonatas and the Creative Experience

中文書名:貝多芬與其創作經歷

作者:Kenneth Drake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唱歌cover0803.jpg 

歌唱達人
如何教導青少年唱歌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肯尼士·菲利普斯教授
Kenneth H. Phillips


美國愛荷華大學音樂與教育系教授

美國愛荷華州愛荷華市立「室內歌手」合唱團指揮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本為國小一年級學童至高中三年級青少年們所著寫之有關歌唱聲音技巧教學的理論書籍。依據聲樂教學中呼吸、發聲、共鳴、吐字及詮釋等五大重要領域,提供了九十項具有系統性技巧教學步驟的練習。這套教學理論(目的在於引領年青學子)透過啟發式之心理性肌肉運動(psychomotor)的課程設計,引領青年學子培養並建立富有表情且充滿自信的歌唱能力。

聲音的技巧是學習歌唱課程的基礎。錯誤的發聲技巧阻礙正確的發音並限制歌唱的成就。正確的發聲技巧帶領人類享受及創造音樂,並從中獲得的喜悅。

本書主要的論述是以最基本的聲樂技巧為主,並未就歌唱教學課程之另二項主要課題——讀譜及歌曲作品——做深入的探討。此二項音樂學習領域之資訊可以從其他的研究書籍中獲得。高大宜、奧福、達克羅士及戈登等著名音樂教育家所研發的音樂文獻書籍隨處皆易取得,這些教學法中,相當程度地鼓勵教師重視讀譜教學,並在歌唱教學課程中持續地運用。各種程度的歌曲教本更是琳琅滿目於音樂類書架上,再者,現今所出版的音樂叢書及歌本均能體察到教師為年青學子選擇優良歌唱作品的重要性。《歌唱達人——如何教導青少年唱歌》這本書特別要強調的部分是音樂教育理論中較少被觸及的領域——青少年學子的歌唱技巧。

本書的〈第貳部分〉是參考一般烹調食譜中詳細的步驟呈現方式,並將之運用於聲音的教學過程上。在論及歌唱技巧的發展及尋找一套深入探討應如何起步、如何循序漸進的歌唱課程時,本書作者與其他音樂教師有著同樣深刻的無力感及教學經驗。這套課程理論正是我們所需要的。然而,對於那些充滿教學信心的歌唱教師們,本理論中所選用的各樣練習方式及練聲原則,可做為您所具有已相當成功的教學實力之外的補充教材。本書中所列舉之歌唱技巧練習是循序漸進的,對於那些經常檢視自己教學課程是否不足的優秀教師們,應該也能有很大的益處及幫助。所以,本課程理論可以依本作者所設計的概念進行,也可以依教學者各別的需要及考量而運用。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唱是人類活動的本能,也是音樂起源的重要活動指標。但是要如何指導從幼兒到青少年正確的歌唱,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對於學生而言,許多人都有因為唱歌遭遇挫折或訕笑的經驗,這往往使得原本美好的歌唱活動,變得痛苦而不堪。對於音樂教師而言,不論低年級學生大聲嘶吼的「歌唱」,或因避免過度嘶吼而導致的虛聲,及青少年漠然的拒絕開口唱歌與遭遇變聲期學生不知如何是好種種,更是許多老師教學生涯中難以逃避的夢魘。

以往的中小學的歌唱教學都是以教師的聲樂基礎加上個人的教學經驗逐一摸索試探,往往在教學歷程上仍會找到一些方法。本書作者以歌唱的生理、心理層面與音樂教育理論加以闡釋,並訂定每個年段明確的行為目標,再搭配實際的教學設計與評量,深入淺出地為讀者釐清許多教學現場所可能遭逢的各種疑難雜症與觀念。透過這本書希望能破除歌唱教學都要像每個聲樂家般歌唱的迷思,讓每個人都能快樂的享受歌唱學習歷程。就如書中的一句話「歌唱是一項需要學習的行為,它不是專門授與少數具有天份者的禮物。」這本書不僅是每一位有志於從事音樂教育者的實用教科書,更是每一位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者的歌唱教學手冊。

感謝裘教授能將這本在美國行之有年的好書介紹給台灣的音樂教育界,再加上裘教授多年的聲樂教學經驗,文中較難的文字,透過她精確而簡潔的文字翻譯,讓讀者能以最直接的領受應用在實際的教學上,再者,每一章後附的研究討論,也是給每一位老師與準老師最快速的回饋與省思指標。期待透過此書每位老師都能指導出許多「歌唱達人」。


杜黑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唱是項抽象卻又實際的情感抒發方式,唱歌時,身體即是人聲樂器,聲帶、發聲管道、呼吸等器官是無法如其他樂器般放在手上、眼前、及耳邊把玩或觀察的,以致「感覺」(心理性肌肉運動覺Psychomotor)成為歌唱根本的依據。大腦是感覺系統的總指揮,歌唱內在能力的實踐就在腦力、認知力、及耐力的相互協調與統整中完成。

多年的學習及教學經驗中,發現很多錯誤的聲樂感覺及方法是可以預防的,但一定要從小就培養正確的歌唱發音觀念,因此提供完整及正確的歌唱學習是聲樂教學者最重要的責任。本書內容豐富卻不似大部分聲樂專書般艱澀難懂,作者根據聲樂教學的五大領域:呼吸運息系統、發聲成音系統、共鳴聲響系統、語韻措辭系統,及表情詮釋系統等,設計了90項練習活動,實際又實用,本理論作者更依學習者的程度及年級安排多樣的學習綱要及順序,並設計評鑑的方法及紀錄,讀者很容易理解並運用。中文版本中的註解是譯者為幫助讀者閱讀及了解而提供的,期許美國式的教學概念能充分的被吸收。

雖然本書名為《歌唱達人:如何教導青少年唱歌》,但書中教學實例不但適用於青少年的團體音樂課程,對於一對一的教學及成人的歌唱教學都很有助益。在人類的發展史中,歌唱一直是傳遞情感及抒發情緒的媒介,傳統民謠、詩詞吟誦、流行搖滾、聲樂藝術等各具特色的歌唱發聲表現方式,都能經由本書的知識與練習達成。無論高聲或低鳴,就讓我們每個人都能站在戲劇院、音樂廳及星光大道的舞台上盡情歌唱吧!


裘尚芬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鋼琴彈奏0317-fa1.jpg 

論鋼琴彈奏
動作、聲響與表情

tuand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